当以色列战机再次轰炸德黑兰时宏泰,一则荒诞的“预言”突然流传:伊朗正准备用核弹毁灭中美俄等19国。这种指控的背后,藏着以色列怎样的战略算计?而美国主持人对特朗普的警告,又揭示了中东怎样的危险未来?
央视新闻消息称,伊以现在正展开新一轮的空袭行动,冲突仍然在不断升级。但由于伊朗坚定表示“永不妥协”,没招了的以色列开始用各种手段争取各国支持。
其中,最“离谱”的是,以军专门做了一个宣传视频,声称伊朗正在加速研制核武器,且已拟定一份“核打击名单”,中国、美国、俄罗斯等19个国家都在列,并警告“若不阻止伊朗,继以色列之后,这些国家都将被摧毁”。
这种论调立刻引发国际舆论哗然——一个连核武器都没有的国家,如何威胁合法拥核的联合国五常?
更讽刺的是,以色列自己就是中东唯一实际拥核国(尽管从未公开承认),却以“防止核扩散”为由发动战争。
仔细拆解这份“名单”,漏洞多得像筛子。
伊朗的核活动长期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宏泰,浓缩铀丰度始终低于武器级标准。即便在2018年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后,伊朗也未重启核武计划。
以色列的指控不仅缺乏证据,更与地缘政治常识相悖。
中俄与伊朗关系紧密:中国刚与伊朗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,承诺投资基建换石油;俄罗斯今年更是与伊朗升级为“全面战略伙伴”,军售涵盖防空导弹、战斗机等关键装备。
说伊朗要“毁灭”两大靠山,无异于宣称“他要烧掉自己的救济粮”。
那么,以色列为何要编造如此离谱的叙事?军事专家指出,这暴露了以方三大战略焦虑。
首先,伊朗近年通过支持也门胡塞武装、黎巴嫩真主党等代理人,在中东构建“抵抗轴心”,其无人机和导弹技术已能威胁以色列本土,而这次的伊以大战更是直接打破了以方长期享有的“安全幻觉”。
其次宏泰,美国迟迟没有下场参战,以色列担心失去“保护伞”。
更关键的是,内塔尼亚胡政府深陷国内政治危机,急需通过对外战争转移矛盾——去年加沙冲突期间其支持率飙升的“剧本”,显然想再演一次。
这种“认知战”的粗糙程度,反而暴露了以色列的急切。
美国知名主持人塔克·卡尔森近日警告特朗普:“如果被拖入伊朗战争,美国霸权将终结。”这番话绝非危言耸听。当前美军大部分海军力量已被牵制在中东,这将彻底透支其全球战略资源。
此外,俄罗斯正通过能源合作拉拢伊朗,中国则借“一带一路”深化中东存在。一旦美国卷入战争,中俄只需坐收“战略红利”——这正是以色列最不愿看到的。
而伊朗的应对同样耐人寻味。新任总参谋长穆萨维的“撤离警告”看似强硬,实则留有余地。
此前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性打击刻意控制规模,导弹落点多为军事基地而非城市,传递出“不想全面开战”的信号。
德黑兰清楚,其军力与美以联盟存在代差,真主党等盟友更适合打消耗战。但以色列的“斩首”战术正在逼伊朗升级对抗。若未来伊朗核设施遭袭,局面可能彻底失控。
未来局势走向取决于三个变量:美国的抉择、伊朗的忍耐度,以及中俄的博弈。特朗普政府面临两难:若全力支持以色列,可能重蹈伊拉克战争覆辙;若袖手旁观,则可能失去中东最后支点。
伊朗则需在“保全颜面”与“避免战争”间走钢丝,其手中的王牌是霍尔木兹海峡——全球20%石油运输的咽喉。
而中俄的态度就是支持伊朗维护主权:只要西方不直接军事干预,伊朗政权更迭概率极低。
值得警惕的是宏泰,以色列近期频繁炒作“中俄默许其行动”,试图制造大国站队假象,这种舆论陷阱需要清醒拆解。
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